外匯市場參與者
首頁 » 誰對外匯市場有巨大影響力?

誰對外匯市場有巨大影響力?

分享這篇文章

在我們的生活中,大部分的人第一次接觸到外匯是在出國旅行、向銀行換匯的時候。

當你換匯的時候,你會注意到同一筆金額可以換到得當地貨幣數量都不一樣,而且每家銀行的匯率也都不太一樣。

究竟匯率是怎麼決定的、為什麼每家銀行的匯率又會不太相同呢?

這一切都要從貨幣歷史上的重要事件談起。

1875年創造的金本位制是貨幣歷史上最重要的的事件之一。

在執行金本位制之前,國家通常會使用黃金及白銀來完成國際支付。不過問題在於黃金及白銀受到外部供求的影響,例如,若發現一個新的金礦會導致金價下跌。

布雷頓森林會議

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,金本位制由於沒有足夠的黃金來兌換政府印製的超額貨幣而崩潰。

大戰結束之前,盟國們相信有必要建立一個新的貨幣體系,因此在1944年7月,超過700名代表來到了新罕布什爾州參與布雷頓森林會議,審議國際貨幣管理系統。

簡單總結會議,美元取代黃金成了主要儲備貨幣,且三個監督經濟活動的國際機構隨之成立: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,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和關稅及貿易總協定(GATT)。

美元成了唯一由黃金支持的貨幣

然而在接下來25年左右,美國必須運行一系列的國際收支赤字才有辦法成為全球的儲備貨幣。到了20世紀70年代初期,美國的黃金儲備枯竭,財政部門沒有足夠的黃金來支付外國央行儲備的美元。

最後,在1971年8月15日,美國總統理查德·尼克松向世界宣布將不再用黃金換外匯儲備,黃金便與貨幣脫鉤。

現今匯率

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後,全世界終於在1976年牙買加協定期間接受了浮動匯率,產生了外匯市場。

這也意味著金本位制已被永久剔除,然而這並不代表政府采用自由浮動的匯率制度。它們仍透過美元化、掛鉤率及管理浮動利率來控制貨幣的價值。

例如有些國家決定不發行自己的貨幣,並以外幣做為本國貨幣。也例如中國於1997年至2005年7月21日期間,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8.28元兌1美元。

政府與央行也會透過調整利率來干預匯率的波動。

外匯市場的參與者有哪些?

在股票市場中,投資者經常只與機構的投資者(像是共同基金)或其他獨立投資者做買賣。而在外匯市場中,投資者基於完全不同的原因參與交易。

政府與央行

政府與央行是外匯市場中最有影響力的交易者。

有些國家的政府及央行密切合作,有些則相對獨立 – 然而一旦談到貨幣政策,他們總會需要達成共識。

因此,央行總是控制國家貨幣的儲備量來讓政府達到特定的經濟目標。舉例來說,自從中國人民幣與美元掛鉤以來,中國政府必須不斷的購買美國債券以保持人民幣的目標匯率。

央行利用外匯市場來調整貨幣儲備量。由於央行的口袋深,他們總是對貨幣市場造成很大的影響。

銀行及金融機構

除了央行之外,其他涉及外匯交易的最大參與者是銀行。一般個人至銀行換外幣為小規模,不足為奇,大筆交易發生在銀行與銀行之間,稱做銀行間市場(interbank market)。

銀行間市場是大銀行透過彼此交易外幣來提供給客戶更好的匯率,這也是為什麽在不同銀行會看到不同的匯率。

國際企業

另一個外匯市場中的大參與者是國際企業。

企業管理層及股東最不希望碰到的就是不確定性。因此當他們在處理匯率的波動,企業經常采取套期保值的策略,以鎖定未來匯率或排除匯率波動的風險。

投機客

最後一個參與者就是投機客,投機客利用匯率的波動來賺取價差。

最著名的貨幣投資者就是億萬富翁喬治‧索羅斯(George Soros),對沖基金管理人,最著名的交易是在一個月內透過投資下跌的英鎊賺取11億美元。


分享這篇文章

訂閱凱西翻譯最新消息!

追蹤我的臉書和推特: